

歡迎來到我們家的新博客平台
感謝神!
曾幾何時,我按FIRE的教學定了一個1千萬港元的退休目標。今天發覺,若未計自住樓的按掲三百七十多萬的負債,原來帳面上今天已到達這個目標。
另一方面,若今天立即還清自住樓的按按掲負債,餘下也有達6百多萬。太太也曾說過,希望把沙田中心的物業轉成七成但需約一百萬左右來縮短。於是,現在的新FIRE目標便上調到1千1百萬以先把所有按掲債務清到一個可接受水平。
而餘下的美股倉,也就是我的主力來為資本增值到可真的讓我FIRE的新目標為止。
最近在看一本說FIRE的書,作者是提倡提早退休的台灣知名KOL「老黑」。
書中提到不少關於退休前的準備頗為貼地。例如當中提到儘早結束房貸,讓自住物業不會成為負債。
另一方面,書中提到關於心態調較方面。很多人都擔心,一但退了休沒了收入若遇到如子女她們的教育需要便沒辦法支付…
其實關鍵在於安全的資本增值!
自懂得做美股期權來把資本增值到今天的千萬財富後,我深深地體會,如何持守這千萬資產而不致於因為股市轉熊市時所帶來的傷害。
的確,我發覺像今年2025年二月時,一隻Telsa主席Elon Musk和美國總統一場鬧交,導致股價大跌所造成的傷害。我明白到股價令資產的帳面值其實很脆弱。只要一有一些消息面來的打擊便會蒸發得一乾二淨!
要守得好資產,便需要把已出現過熱泡沫轉往較穩定的資產上。
現在手上最熾熱的就是NVDA和PLTR這兩隻美股和相關的期權。
一千萬,若能做到一年5厘回報便會有50萬,相等於每月有50/12=4.2萬現金。
不過,自住樓的按揭仍有$370萬的數目,而太太名下的沙田中心一直希望能籌得一百萬來把按揭轉成七成,以方便長遠放租之用。
減走了這兩筆較大的還款(370+100=470)便只剩下530萬,5厘一年便只剩2.2萬每月收入。
所以,找一百萬來抵消沙田中心要求的一百萬現在變得很重要。因為用以上公式,留下的本金便是640萬而不是530萬,同樣的回報可有2.6萬一個月。
說回書中所提到的十堂課,其中最令我深刻的要數「我究竟要一個怎樣的退休生活」又或是「我究竟要甚麼」?
工作的時候,工作有可能得到滿足感同時也有工資的回報。
而退休之後,我一直希望認真去學好程式交易。把它當成一種副業像打本一個數去做生意一樣。若不成功把本金輸掉便離開,以「食老本」又或找一份相對輕省的工來生活。
此外,我也希望重新操練自己體格,多運動令自己從新長回肌肉內做一個健美的人。
當然,若能找到一技又能幫助他人的知識,那麼也可依靠這種滿足感來支持退休生活。
另一方是經濟上,看過往生活現金錢的開支習慣,一個月若有三萬元的開支。但當中最大開支除了每年的保險和每月的基金及迷你倉租是相對較高外,其餘的開支若有投資回報的話理應足夠。
而最近我也問了基金agent,若明年提早退休,餘下的每月供款可否暫停。答案是只需在三年內供一期(現在是月供5千元)便可維持單的有效性。其原因是我現在有一個於Zurich 下叫A戶口,另一個是於光大SHK 的叫B戶口兩個一起運作的。而每月月供便平均入帳於A和B戶口作儲蓄。今天兩者也長到一定規模。
若下年開始停供月供的話,可由B戶口提一部分出來繼續供A戶口餘下的期數。而我也可趁機結束B戶口提走內裡的餘數。
我一直希望退休後可多陪伴她父母和兩女兒,重拾和她們的關係。特別是退休後已沒大收入可供給她們花費,唯有是透過多溝通來維持吧。
而夫妻之間我也希望可多一點時間如去接太太放工又或是二人去一些活動等,以重拾二人拍拖的時光。
建立資產只需要定時定額存入一個數目在一項資產上,在不大需要用腦袋的情況下資產便可增長。
然而,當資產長到一定大小,每每因一個回調而帶來很多心理壓力。
但資產總不能全數轉成單一貨幣,這也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萬一港元轉弱和通漲嚴重的話,有幾多現金也沒多大作用。
按從前過去開支的觀察經驗,只要有一年的開支的現金的話,當過完一至四月交完的全年保險、稅款及迷你倉租之後,基本上靠著股息便能應付生活開支。而且,當退休後交完最後一期稅便不用再交未來的稅金(除非再出來工作)。支出壓力便會大減。到時最大的每年支出應變成每年的保險。
至於結束按揭這筆資金本身是沒有死線的。也就是說若退休了而拿得ORSO的二百多萬的退休金,我仍然籌一百七十萬的資金才可才此債項清掉。所以若ORSO越能狀大,所欠來還清按揭便越少。
這百多萬欠款可以透過結束IB或富途其中一個甚至全部倉位來付清。不過
這個名字在近年興起,是讓人先停薪留職一年又或放假一段較長的假期,期間靠著之前的儲蓄生活,來體驗自己能否在各方面適應得到。
事實上我見很多已退休的朋友,他們曾經是高層有學識的,退休後休息一片段時間之後再出來工作,多是以輕省為主。太太的前上司當了物業保安又或大學行政工作。我從前公司的退休舊同事多是以收租賺取生活費,又或當上城市農夫等過日。
至於我就希望鑽研Algo Trading來當成一門生意副業,或失敗了便靠找一份輕省的part time來生活。閒時便像我父母般當義工,用自己的知識去幫助他人。另一方面又可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去經歷她們的成長路。
這些的開支不用如每年交稅般那麼多。卻可得到我很希望達成的生活目標,重新掌管回自己和家人的關係。
當然,planned出來的和真實的怎樣都會有一些未見過的gap。就像最近太太外家突然需要一筆較大的借貸來幫助舅仔作周轉便是一個例子。
另一方面,我們所住的單位其實已有不少老化的問題出現,除了雜物需要「斷捨離」外可能需要一大筆開始作裝修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