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祭壇的反思 教導孩子聖餐的意義
今天有幸和一位在教會事奉多年且在家中設家庭祭壇多年的同事談開在家中教導孩子領聖餐來學習當中的意義。
同事分享了小組裡又或在家庭祭壇中向孩子講解逾越節的由來以及主耶穌和門徒的最後晚餐,引申出來領聖餐的意義。
剛好最近和小女兒就相同的話題有此等情況,我同事提議可問教會又或在基督教書店買一些便攜聖餐用來講解。

受難節將近,但世界只把這個復活節關連到只有復活兔或復活疍。卻忘記了受難節前主耶穌和門徒作最後晚餐的意義。的確,同事的建議真的給我們這些父母帶來很好的提醒。

從前在母會當執事時,本來有機會跟現在已是傳道人的Leo弟兄學做無酵餅。之前也跟牧師上了相關的禮儀課,可惜到現在上了靈糧堂只有用即棄式的杯餅來領餐。感覺沒用像母會用無酵餅般容易說明。
今天經這位同事一提醒,記起公司附近剛好有一基督教書店,就趁機放工上去找找。若天父能給孩子上一課,復活節並不是學校假期用來玩,而是紀念一位為世人留出寶血,並被釘於十架上的主耶穌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相信遠比帶他們出外玩來得有意義。

無酵餅Matzan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