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激發孩子的反思
昨天遇到有一事忽然有感而發,話說孩子們晚上預備上床休息,太太著大女兒刷牙上床。但怎樣地也叫不到她自覺地去刷牙。漸漸地太太提高了聲線仍叫不動她去做。而我在旁間觀察整件事件發生。
太太罵完後不得要領,大女兒忽然一句「何解媽媽這樣惡?」太太回答說已「冇氣」著她聽話了。

過了一會,我和大女兒玩。期間我抱著她時忽然對她說:「咦,你的口好臭啊!不如你陪我去刷牙啦?」起初大女兒也不大願意,但經不起我要求她「陪我」最後便一同去洗手間完成任務。
回來後我一笑抱著她要她開口向我噴氣,「嘩,好香呀」之後大家便笑著做其他的事後才睡覺去。
回想大女兒幼稚園時她睡前必有刷牙上床的習慣。有時我們沒做或見到妹妹沒有做便出聲提大家。但不知何時她忘記了這個好習慣
從這件事我看到幾點:
- 我們忘記了甚麼時候令大女兒忘記了上床前要刷牙的好習慣。
- 當大女兒沒有如太太所要求去做時,太太的做法及效果反思。
- 當我和她一起時說她口臭對她的睇法。
- 我求她陪我去刷牙到一起完成。
- 她刷牙後我抱她要她向我噴香然後讚賞。
在這裡我不評論我和太太兩個方法的對錯和成效。而是想反思如何令大女兒重新持續地重續從前的好習慣。

我們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來源,我相信我們曾經於一些時間曾因太疲倦的關係而沒有去刷牙讓孩子看到,於是他們便認為刷牙其實並不重要。加上他們到現在仍未遇上牙痛所以便不知道每天刷牙的重要性。
但從我哄她「陪」我去刷牙後她也願意去做。我相信原因是我不會擺出一個長輩的樣子去命令女兒,而是以同輩的身份去提議(甚至不是提點)去一起做一件共同目標的事情。這樣才能令她甘心和我一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