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寫得更好?
下筆前,先要有妥善的規劃
一、從段落方面規劃
一般而言,小學生的文章可以分為三個結構段,第一段是開首,第二段是正文內容,第 三段是結尾。學校老師教寫作時,通常都會教小朋友先寫大綱。有了大綱,也很容易會有分 段。小朋友寫作時,都會懂得開段。但是,每一段大概寫多少字?
二、從字數方面規劃
假設一篇文章字數要求是 200 字。從字數方面規劃文章,第一段入題,約寫 25 字。結尾 又寫 25 字。換言之,中間內容約 150 字。 有了以上的概念,有一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開段不會太長、太拖泥帶水。曾經讀過一 些小朋友作品,他們的第一段很長,而且寫了一些無關的內容。這似乎是沒有好好地安排一 下字數的緣故。
三、實際應用

以〈上茶樓〉為例
在正文內容的 150 字內,建議小朋友主力寫出和一家人上茶樓的情況,例如多寫和爸爸 媽媽互動的片段。在這裡,可以加插,拿起點心紙後,小朋友是否很自私地畫上喜愛的點心, 有沒有問爸爸媽媽媽想要什麼點心?如果有問爸爸媽媽,他們又是答了什麼?有沒有表情? 寫這些內容,會令文章變得比較實在。
畫完點心紙後,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會做什麼?會不會洗一洗杯、碗?如果會,小朋友是 不是可以寫自己有幫忙做這些事?然後,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對面的茶客看見了就讚小朋友 乖巧。小朋友被讚後,又有什麼感覺?這些都可以寫一寫。
等了一會兒,點心來了。正如前文所說,多寫自己與家人的互動情況。在這裡可以寫的, 包括:誰夾給誰?有沒有互相分享的情況?我夾給你,你夾給我,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 當自己最喜愛的點心上枱時,自己的心情怎樣?期待嗎?想吃嗎?
以〈記運動比賽〉為例
在正文內容 150 內,可以集中寫運動比賽時相關的人和事。例如:誰先進攻,是對方隊 員,還是我方對員?又有沒有人去防守?防守成功嗎?哪一對得分?當中也可能有一些動 作,如果是踢球,可以大腳踢、飛踢、射球;如果是籃球,也可以寫射籃、入樽。
比賽得分與否,也會影響着隊員的心情。在文中也可以提一提我方看見對方入球,有什 麼感覺。比如:沒有放棄、沒有氣餒、再接再厲、重新振作、抖擻精神。
另外,如果高年級的小朋友,字數要求較多,那麼,也可以考慮寫出比賽場上的突發事 件。例如:比賽期間,有沒有人受傷?遇上意外?有時候,最精彩的比賽,可能是有人受傷, 但那人忍痛繼續比賽。雖然最終落敗,但發揮了體育精神。
結尾一段,可以短短地總括一下。字數控制在 25 至 30 字內。例如用「比賽第二,友誼 第一」、「勝不驕,敗不餒」之類的座右銘帶出這場比賽給小朋友的提醒或啟發。
以〈一次助人的經驗〉為例
在正文內容 150 內,要集中寫一件幫助別人的事,我建議要寫得仔細和具體。當中可包 括對話、動作或其他互動的片段。
舉例:當婆婆提着兩袋東西在路上行走時,是怎樣的呢?如果袋子裡面的東西掉了出來 後,婆婆有什麼反應?小朋友又有什麼反應?其他途人呢?有沒有人幫助她?可能有,可能 沒有。由小朋友自己決定怎樣寫。
當小朋友上前幫助婆婆後,婆婆臉上的表情跟之前的有沒有什麼不同?是什麼表情呢? 她又會不會對小朋友說了什麼話?小朋友又怎樣回應?
以上我所提出的問題,約有 9 個。試想想,如果用 150 字答 9 個問題,平均每句大約寫 16 個字,就可以了。

【重要提示】
只要有內容,小朋友是不需要擔心字數不足的,不需要在第一段充塞字數,不需要寫無 關的事。內容、對話、互動、說話、感覺,這些都多寫一些,寫得具體一點、實在一點,想 爭取高分,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