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鬧交
這兩晚臨睡時,兩姊妹總是因一些小事而鬧交。好像昨晚妹妹拿了家姐的布偶不願還給她引發到家姐向她抱怨,再後弄至家姐大吵要求妹妹歸還她的布偶。
由於大女兒的大吵大鬧,不久便帶起我和太太的一些情緒,覺得一件小事引發兩姐妹鬧交,並把情緒升溫到影響其他人。最後我幫家姐從妹妹手中搶回給大女兒而了事,但覺得這樣對妹妹也有一些愧疚,令她覺得爸爸有點偏心。
我思想整件事件的來龍去脈,我覺得要做一些事給妹妹作為補償。雖然妹妹只愛電玩,遊戲充值又或給她買淘寶拼多多便可在物質上補償給她。但我總覺得這不大好,我們兩父女欠缺了「二人相處」的機會和時間。
最近在網上看到下面的一張照片,了解小朋友隨著成長而看待「家」的意義。
大女兒已十二歲,家對她來說的確只有晚上。早上上課,下課後補習。回到家中洗澡吃飯,然後又是做餘下的功課和溫習,之後便是上床休息。
彷彿,晚上才是屬於她的「Me Time」。
妹妹也和她差不多,但她爭取了放學不去補習而回家。不論是在家中玩電玩或看Youtube,又或是等我們回來教她做功課。相對來講她的「Me time」較家姐多。

人的腦袋就是在Me Time的時候發展和思想,而性格也是在這個時候培養出來的。像之前某天我休假陪了大女兒去行山,然後晚上和她二人去探我的父母。這些活動妹妹都沒有參與,自然,她也沒有像家姐般和我和我的家人那麼親暱。
妹妹今天終於考完試,呈分試的壓力暫且解除。我想應趁機會和她修補以及進一步強化二人的父女關係,畢竟我們二人都是同一天生日的。但她喜愛說話,我要找到令人永談不完的話題的確不容易。而且隨了電玩看Youtube我也不清楚她另一方的喜好,我覺得要和太太一同合力強化這方面才成。
不竟,我們是基督為首的原生家庭,我不想女兒到12歲時,對家的印象變成像照片所講的一樣。
隨著父親節將臨近,正在on-call的我不知能否和女兒們去探望我的爸爸,從而多找機會找尋屬於我們的We Time。
個人想到和她去寵物街買孔雀魚回家,然後和她找尋她喜歡的事做。這樣便能修好二人的關係。
儘管如此,為了兩個女兒作為父親其實也犧牲不少,像我一直希望可和太太像上次去大梅沙的二人時光現在少之又少。有時幻想可和太太可放底兩個女兒,二人回到泰國蘇梅島渡蜜月時,享受當時只得二人的快樂時光。即使年紀大了,我也無時無刻地希望拖着太太的手到不同的地方看看,行得累時便隨便找一處歇息的地方坐下喝杯飲品或小食,享受一下二人的Chilled time。
不知退休能否享受到此等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