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暴力溝通
剛才看到一條YouTube的短片,介紹一種叫非暴力溝通法。要避免和人產生不必要的爭拗,作者分享了四點重要的技巧:
- 觀察到的事實
- 自己的感受
- 真實的需要
- 具體的請求
看完當中的介照後,我試細心回想一下一些曾遇過爭拗的事情,若以這種方法處理應會有不錯的成效。
EQ也曾教過要避免沖突,通過聆聽及培養同理心來提高溝通及與人相處技巧。而當我們有意思去在和人溝通時,特別去注意上面所教的四方面自然會對人留下正面的好印象。
透過多留意這四方面,家長與孩子、甚至孩子間的爭執往往需要教導她們如何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舉個例子,大女兒若遇到我們做了一些令她失望的事,例如她託我買或找一些東西但找或買不到,若她當時正在鬧脾氣,滿口難聽的說話時,可在她面前點點頭,口裡先說出「睇到你真的好唔開心,感覺到你真係慘啊,好唔抵啊」之後便保持沉默以聆聽的方式去聽對方為何不快的原因。

「非暴力溝通」也有出版很多的書及練習本,本上面提到的四式反覆練習。
簡單來說,就是在開口前,按照下列四個步驟來說話,
並搭配書中第55頁的基本句型:(1)觀察──客觀陳述狀況
首先,客觀說出觀察到的狀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事實」,而不是說出評論。(2)感受──說出你的感受
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不是「想法」,且不能牽扯到其他人。(3)需要──表達你的需要
說出心中的需要,可能來自於情感、理解、生存或認同等方面。(4)請求──提出具體的請求
綜合前三個步驟後,針對目前的事件,提出滿足上述需要的請求。當你不再先入為主、說出自己的評論時,
就能減少衝突的發生,以充滿關愛的態度與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