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我們家的新博客平台
公司部門裡再多兩位同事離開我們這個已相識廿多年的大家庭。其中一位已服務公司超過廿多年的Cynthia選擇了退休,而較她後生的Yannie則選擇轉部門改變一下新的環境。剛好,我們工作已超過廿多年的觀塘辦公室到今年中也會搬遷去附近另一所商業大廈
看來,我們部門中的人事改變將和這個世界一起「搬」去一個新的世界了。
其實本來今天我沒有打算參加的。因為今天的farewell lunch 是老闆自己訂枱。按現時政府限聚令最多只可6人且要全打了至少一針。還未接種疫苗的我這樣自然便不可能參與到了。
誰知,世事難料,原來報了名會參加的兩位同事都有事而失約不能出席。於是他們只有三人且已打了針,而我便可夠數臨時加入了。
地點是在apm一酒家利苑作farewell。由於兩位同事已是離開的心情,談話的話題反而大膽了許多而沒太大顧慮。
兩位女同事不若而同指出,原來她們是因和新老闆相處不下,加上工作量日益增多到接受不到的水平而作離去的選擇。
不管在Henry面前這個解釋是否真確,大家話題慢慢地帶到退休上,當中討論過內容覺得相當值得記下。
我們四人一枱,老闆坐在我的右面。起初Cynthia問道老闆在近日的工作量及人事情改變(兩位女同事的老闆將和Alfred的老闆對調)情況下會否也考慮提早退休云云。話題便由此揭開。
老闆先談到他的獨子,現在於美國工作及生活,只得他和太太二人留港。由於他太太沒工作所以他便成為經濟之柱。自然他要退便沒那麼容易。
但有趣的是,大家一直覺得我是不會在短期內選擇退休的人。理由是因為我還有兩個還在小學階段的女兒在供養。聽到時我反而有一種感覺,覺得原來自己pretend得相當好,令人沒看得穿我正在計劃退休的意向。
老闆的公子是從事金融投資的,話題拉到有次他兒子介紹老闆買中國平安保險,當時的價格約五十五元,他兒子身體力行重注訓身,而老闆自己也買了一點,最後他在平保升到近七十元便全部賣掉且大呻早賣掉。
聽下去這是一個小小投資者的心態,完全沒有心法可言!
而老闆分享他兒子的投資理念,是價投buy and hold一派,而老闆他則是那類賺價以炒為手段的另一類。
我很靜地聽著,配以一些讚佩的表情,但內心卻一點點像和一班小朋友聽他們自說自己如何了得的水平。
好像老闆說他兒子懂得計算平保價錢,我內心立即明白他指的是內含值。由於平保是保險行業,要計算其intrinct value需要用到EV/EBITA。當計算到內含值(又叫內在值)後便要在低位此值的價錢下開始分注買入建倉。在有足夠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下而買入。但最關鍵如入多少注及注碼多少完全沒有提及。
相反,換是我的話,若已成功建倉後其實是可以用Short call的方式保住這個資產來等待派息。
聽著想著,越覺真的像個大學生坐在小學生一起聽他們講的一些以為是高深知識的感覺。但我不想他們知道我這些想法。一方面覺得對他們來說來得太深,其次也不想讓她們當我成為異類來看待。
Blogger Starman有一篇文講人生的幾個階段,若以三個十年來計,第一個十年是22-32歲;第二個十年是32-42歲;第三個十年42-52歲。提醒自己人生必須要及早做好規劃。(全文: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html?m=1)
我已在規劃自己的FIRE,比可坐幾位我更在向著要走的目標努力。
雖然如此,Cynthia其中的一個話題仍然吸引我。
就是她如何提取ORSO退休金的方法及細節。
首先她分享現在她已把ORSO轉名由公司轉為自己名下。主因是現在ORSO的總值不在高位。期間她分享了之前年一位元朗站的高級經理LP標哥提早退休的故事。
原來,當時標哥是因為發覺自己的基金已達到最高點,當時恆指位於三萬點左右而計過數可以「財自」所以才決定辭職退休去。這正正就是我現在的目標,希望在未來年間做同樣的事。
標哥的故事中我學到幾件事:
我們ORSO遲遲未達二百萬水平。自然要達財自退休便需要到達此目標為止。而我相信這兩年大市是有機會到此大位的。
今天由於有兩位同事因各有事不能出席,我這個沒有打針的才有機補上和她們farewell。相信下周他們回來後會再攪另一次的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