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我們家的新博客平台
Seagate的鐵狼系列硬碟好用嗎?據Synology自己的推介它是不錯的型號,至少比WD的紅標這款永久黑名單的多了很多在DSM內能檢查硬碟健康情況多了一些選項吧。
早前我的二號NAS DS712+終於因DSM 7的誕生而正式退役,所換上的是和它外型一樣的DS 720+相差八代的型號。當時把心不用RAID-1而使用RAID-0且碟一用了一台12 TB的鐵狼測試一下它的耐用性。我主要用它作BT及接收網絡備份用這樣一用便用了三年多連3年的保用期也過了。奇怪的是這三年期間它完成沒有壞區的情況。相反在主NAS,即DS 918+上那個RAID-5中的兩台10 TB鐵狼卻在最近常常出現壞磁區的警告。
由於在DS918+上還有一個沒用的硬碟糟,我本想考慮買一部新的10 TB放入去作Spare hot plug之用,無奈自去年所有大容量特別是10 TB的都幾近沒貨又或是被人炒高得難以接受的水平。無奈之下一直在拖延直到本周第3次收到壞區上升的報告,擔心這個RAID-5遲早出現故障情況。
可是,既然10 TB買不落手,無意間發覺18 TB的性價比相當高。但我本沒有18 TB那麼多的資料何需付這麼高的價錢$2745來添置呢?
個中原因是因為收到12 TB大跌價的消息所引發?12 TB大跌價關買18 TB甚麼回事?那就是基於下面幾個原因:
不過,除了硬碟有故障外其中的一支256GB的WD Black SSD也壞掉了,於是也在這次的更換名單內試一下新品牌Verbatim的VI系列。誰知…
一直以為Synology可相容的品牌有不少,但今天才發覺原來18 TB的硬碟它是未支援外,連Verbatim這個品牌的SSD它也是不明確支援的。最後兩者都要當往前相容的硬體來看待才可。但這也代表兩產品中的一些優化相信NAS應支援不到了。
說回令我下定決心買WD的18 TB Ultrastar系列的硬碟是因為無意間發覺在公司對面的漢科,即是香港HGST的代理,原來其網店的價錢是全港最平的。加上由於在公司對面,變相便不用運費便可買到。
現在只花了HKD 2745已開始使用這台18 TB的硬碟,感覺其操作寧靜之餘即使是Datacenter而不是NAS專用的仍只是35至41度的操作溫度吧。個人覺得性價比真的其高,相信未來這五年其甚更高都不用為此而煩惱。
隨著12 TB漸漸普及而價錢還比10TB便宜的話,將來相信會把10 TB退役。其中一個想法是多買一隻18 TB 安於主NAS並把二號NAS 的18 TB 搬過來和它設定成RAID-1來用。而剩下來的沒壞的硬碟便會以JBOD方式設成最高容量以作備份或測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