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我們家的新博客平台
我公司一位算是第二代約97年代入來的資深同事昨天懷著輕鬆的心情作了last day。他是繼我早幾年時另一位以退休為由的舊同事Victor 後另一位離開工作廿多年的公司。
作為資深的員工,Stephen其實於近年已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和他合作機會雖不多但看他由從前的前輩級同事(因他懂寫Visual Basic)到後來看著他只是hea做工作,到二月頭時因上層好像因要「交人」最後到「當選」,我看在眼裡也不覺有點唏噓。
當二月被宣報Stephen當選會離開團隊,起初看他也甚是憂慮徬徨。然而作為一位資深的同事,我相信人工方面已到三至四萬間的水平。而公司給出的條件補償原來也有三十幾個月之多。若換是我這個補償將有百萬,而由於我們公積金是舊制的ORSO,即是說工作已滿十年,到離職時便已可一筆過提取僱主及僱員全部數。以現時我的公積金水平也接近百九萬,即使Stephen是我的一半,兩者加起來相信也有二百至三百萬之多。
這樣,我便由起初的徬徨擔憂變成欣然接受一個這樣吸引的package了。
經濟上公司算是給予得很公平的條件,唯一覺得是美中不足的便是farewell的安排。
由於現時社會仍行限聚令,起初大家想book 一個大會議室然後在裡面舉行歡送會作提議,但後來老闆以限聚令為由而推番這提議。到最後,Stephen的last day就只有在靜靜的情況下離開。作為觀塘這邊的同事也覺得很惋惜。
Stephen的事件再次令我想到離開現在的公司再轉另一個新環境的唸頭。做網購相信是現時更流行的一個出路但我仍對很長遠(十至三十年間)有所擔憂。踏入五十五歲提早退休的目標只剩下三年多,我不知道若早一點離開而轉去另一個新行業對家庭會不帶來很尋重的負擔。這也是我現時比較難掌握的情況。
無獨有偶,我另一位同事Joe最近也經老闆宣報他也將要離開移民英國。他是前TNT IT 部門經理,於2018年我們和TNT合併後加入我們團隊。由於他家也是住馬鞍山大家有時也會一起乗車下班,從他口中知道兩位小朋友就讀國際學校,自去年兒子因英國收了他入學,一家決定移民英國。他的太太是前Wharf電訊的僱員,她辭職為幫子女辦有關的入學報讀等安排。
自去年本港的國安法通過後,社會上已有很多動盪的情況出現。我見母會小組的弟兄姐妹也多談了移民的問題。
在我的觀察,自疫情爆發後,社會的不穩的確是存在。動盪的時候一般都是投資的機會,當年2003年及2008年都是很好的例子。只要好好把握的話我相信我們的資產應可拾級而上向退休方向邁進。
然而,看著孩子在這個扭曲的制度下成長,也開始擔心她們將來。若我和太太過身後,她們繼承的資產真的可安舒地生活下去嗎?
Joe和Stephen的離職再次讓我反思這些問題。只因現在在網購方面仍未做出成績來。若現金流得到穩定的確認我相信會較容易去作比較和取捨。只希望天父能指引我們一家的方向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