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股災了,今次死在匯豐手
自從2003年香港發生SARS疫情,之後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世界經濟自此發生了巨變了。有人一周間身家大縮水八九成,同樣地,若當時於這兩年勇敢入市相信到像2015中時已是退了休享受去了。
時至今天,因為一個武漢肺炎把世界經濟再次打斷。香港經濟及各行業受到打擊,學校被迫停課。學生們起初會覺得放假很開心,但經歷自一月到現在四個月不能外出有如坐監的生活,這對孩子們是否有益?
SARS的經驗告訴我,疫情過後往往是「水退後看哪個仍穿泳褲」而等待和耐性是重要的關鍵。
但今天剛知道匯豐銀行這股票突然宣告停派本年股息,重貨在手的組合隨即受相當程度的打擊。計算過後今年原來已匯豐十多年的了。而看中銀平均$59.8的買入成本價。恐怕會因為這個消息而正式跌破。

一直以來我組合中持匯豐的原因是其一年四次派息讓現金流相當彈性。但為了此原因而留在基本因素變差的匯豐則令自己多了一重反思。
我相信今次神是讓我反思是否只為了一年派四次息而忽略了其他同樣有六厘息以上的選擇。但若要減持匯豐帳面必定有所虧損。相信這是比較前年組合第一次有負增長帶來另一次的挑戰。
